特别鸣谢:
中国扶贫基金会加油计划
贵州省威宁县教育局
贵州省威宁县营山小学
儿童阅读推广人彭志辉老师
儿童阅读推广人张教华老师
2018-05-12
作者:彭志辉
2018年4月25日,我和8岁的女儿凌晨五点多就起床去赶飞机,从武汉中转贵阳到达贵州毕节机场已经是下午了,然后马不停蹄又是六个多小时的车程,在晚上九点多终于到达此行目的地——贵州省毕节市威宁县牛棚镇。历经一路的山路颠簸,此时的我,因为晕车,已经是脸色苍白,肚子疼得都无法直起腰了。稍作休息后,就赶紧和此次担当者行动的负责伙伴丁同、小婷一起商讨第二天的培训内容。多年来,其实已经习惯每次随同担当者行动公益师资培训长途跋涉路途的艰苦了,正是因为这些地方的偏远,我们不辞辛苦跨越大山送过来的经典童书、儿童阅读课程更显弥足珍贵,这一本本好书正是打开这里孩子和老师与大千世界接触的一扇窗口。
一、为期两天的儿童阅读种子教师研习营
此次活动是由中国扶贫基金和担当者行动共同组织,课程培训对象为牛棚镇五十多位校长和种子教师,培训地点在距离镇上还有半个多小时车程的营山小学。因为学校条件所限,场地就在学校其中的一个教室进行。在前期就此次活动沟通时,我就和主办方提议,考虑到参与人数不是特别多,为达到最佳培训效果,可以采用研习形式,让大家一起互动参与进来。多年的师资培训下来让我深刻体会到,仅仅只有听时的感动和激动是不够的,只有带着一定的压力现场参与练习起来,才能在回去后有可能更好行动起来。当然,我也考虑过对于这里的老师来说,初次接受这种培训学习可能会不太习惯,但在找不到更好地办法替换之下,试试又如何呢?
为此,首先我把老师们按照每组10人左右分成了五个小组,为了后面互动交流的便利,特意把校长们分列一个组。从原来的排排坐到现在的分组交流,本来不大的教室一下子显得宽阔了很多,更重要是老师们也不那么拘谨了,小组成员之间一下子就热闹地交流起来了,真好,这就是我要的效果。
本次培训我负责自己最擅长的两个大板块,一个是书香校园、书香班级建设,另外一个是图画书教学研习,整本书这块由来自四川的张教华老师负责。第一天上午,我从讲述自己的阅读故事开启两天的培训旅程,儿童阅读导师徐冬梅在给我们集训时一再强调,要让学员能接受你的理念和专业方法,首先应该让自己的生命故事去打动和感染到他人,亲其师才能信其道。当然,我们本身的个人阅读故事也同时给老师们引领孩子们阅读提供方法,更以我们自己的生命历程给还在犹豫和徘徊的老师们指引方向。
“如何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如何营造班级或学校阅读环境?”我把问题抛给老师们思考交流,然后各组带上自己的讨论结果上台来交流。不愧是这边儿童阅读的种子教师,大家都能很敏锐的发现问题,并能有针对性的提出解决方法。五个大组交流下来,其实不用我再多说什么,大家都已经明白了为什么要带着孩子们去阅读以及具体该如何做了。趁热打铁,我和大家交流了我的一些实践方法,以此给老师们提供一点参考思路。
下午张教华老师分享了自己在班级带领孩子们阅读的一些实践方法,然后是营山小学刘重浪校长分享交流带领老师们共读《给教师的建议》一书的体会。在我刚踏上工作岗位的那几年,因为本身贫瘠的阅读经历,我开始疯狂恶补,大部分教育理论专著都是在那几年啃读的,犹记得,特别喜欢的苏霍姆林斯基的系列作品当时笔记都抄了好几本。听完刘校长分享后,我也按捺不住又和老师们思考交流:我们为什么要读书?该读些什么书呢?从人工智能时代谈到自己的阅读经历,最后以窦桂梅的“不管怎样,总要读书;不管怎样,总要善良;不管怎样,总要心向光明”作为结尾和大家一起共勉。
第二天的图画书研习我分为两个板块进行,一是了解图画书文图的秘密,还是以研习的方式带领老师们分组去研读一本图画书,从而发现图画书文字和图画色彩、构图等奥秘,真正由此喜欢上图画书;第二个部分是图画书的基本教学研习,我从图画书的教学目标、教学课时、教学基本模式到低、中、高不同年级的图画书教学范例来尽力引导老师们走进图画书课堂。其实,我也不敢奢望老师们通过短短半天时间能对图画书和图画书教学有一定的了解,如果我们的老师们由此开始能在家里和班级捧起这一本本图画书给孩子们讲述就足矣了,期待我们的孩子们由图画书开启阅读之门。
二、给山区孩子上主题阅读课
因为担当者行动“班班有个图书角项目”和其它公益组织的帮助,营山小学虽然位置非常偏远,但这里却有着丰富藏书的学校阅读馆和班级图书角,在午休和下课时间,孩子们甚至老师都一个个手捧书本或站或蹲坐在地上阅读,他们那专注阅读的神情让人感动。
该校特别重视孩子阅读的刘校长特意邀请我和张老师在培训的空挡去给孩子们上课。张老师一上午辗转三个班不断给孩子们讲故事,孩子们被故事深深吸引都不愿下课。当天下午,我来到了该校四年级,特意给孩子们带来了一场“爱与阅读”的主题读书会。
通过和孩子们聊天得知,班上孩子从小就一直生活在大山里面,因为交通的不便,去过县城的都屈指可数。有些孩子父母为了维持生计,不得不离开故土去城市打工谋生。为此,我首先带领孩子们走进《我是中国的孩子》之“小川的心事”,带领孩子们去看一看同是偏远山区的白裤瑶族小孩小川的生活,也由此和孩子们交流到了他们自己民族的生活习性和趣事(当地是彝族自治区,班上有不少少数民族孩子)。然后,交流“小川的心事到底是什么?”“你又有什么愿望?”,紧接着,我和孩子们分享了自己的成长经历,父母外出打工也是很无奈的,留守在家的我们唯有更加努力、懂事才能让外出的父母放心。我又接着讲述绘本《最想做的事》,黑人小孩布克通过阅读改变了自己命运,以此来激励孩子们发奋图强,最后,在《没有一艘船能像一本书》和《向着明亮那方》的诵读吟唱中勉励孩子们乘坐阅读这艘船向着明亮那方前行。
当然,我也深知,对于深处大山的孩子来说,远方毕竟还是很遥远的,为此,我让女儿给孩子们也分享了自己在大城市里的生活和学习,然后通过讲述《巴巴爸爸回到地球》,带孩子们了解到了城市中空气污染、交通拥堵等问题的存在。远方再美,也美不过自己的家乡。身怀理想却脚踏实地在自己的家乡快乐生活每一天,这对绝大多数孩子们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三、带给女儿不一样的体验
每年我都会在自己去到偏远山区支教的同时把女儿也带上,不同地区孩子不一样的生活带给她完全不一样的体验。去年她跟随我去甘肃宕昌时,看到那里有着红扑扑脸蛋的孩子,一下课就着水龙头低头喝生水就非常不解。这次听说妈妈要去云贵高原边境,她就一直央求妈妈带她一起去,还保证说自己会把请假所缺课自学补上来。
历经一天颠簸车程到小镇的女儿兴奋得又蹦又跳,一进到学校,因为妈妈要忙着给老师们上课,她就自己和那边的老师、孩子们打成一片了。给那边的孩子们分享自己的学习生活经历,给孩子们讲述绘本故事,下课一起在操场做游戏,午休时在征得校长同意后和四年级的姐姐们一起去她们家里摘樱桃,也许,把女儿就直接放到营山小学一段,她也是美滋滋的。
因为这里没有地下水,所用的水需要靠下雨或者购买所得,所以在这里水弥足珍贵,喝的水都很不容易,更别说用水去洗手、冲厕所了。在这里几天生活下来,女儿也变得特别爱惜水了。
同时,这里孩子的淳朴、勤奋,带给女儿的触动也非常大,很多孩子每天要自己步行很远很远才能到学校,自然是不可能有家人接送的。回到家后,孩子们得赶紧帮着家人干农活,小小年纪的他们可是家里重要劳动力。孩子们写作业、看书的时间都是在晚上了,父母很多都是文盲,要学习好,也只能完全靠自己。对于这里孩子来说,因为交通不便和条件所限,更不可能有什么水果、零食了,每天吃得都非常简单。女儿身上带着自己一百多元的零花钱,想买点好吃的分享给学校的孩子们,可是几天下来一直都没有找到能买东西的小店。也许是因为营养没有跟上来,班上四年级的孩子和生活在城市中二年级的女儿竟然一般身高。
女儿说这次出来,除了交到了那么多小伙伴外;她还特别喜欢同行的担当者工作人员丁同姐姐、小婷姐姐和张阿姨;还有威宁学校的校长伯伯们和老师们都是那么热情好客;她最喜欢满树的红樱桃,吃得都停不住嘴了;还第一次见到了双层的绿皮火车,对这一切,她是那么新奇。
一路下来,每次去火车站取票、办理飞机中转手续等其它力所能及的任务时,女儿都抢在前面独自完成得非常好。她一直也是自己背着书包,提着自己所负责的行李,有时还帮着有点糊涂的妈妈指路。看到一路前行中越来越能干、独立的女儿,妈妈自然是开心了。
四、让我感动的那些人和事
助人自助,每次跟随公益组织去到这些地方,对我自己来说也是一次难得的成长体验,一路中,有那么多人、那么多事让我久久难以忘怀。
在培训教室的最后一排,一位年轻老师背着自己嗷嗷待哺的孩子在听课,听到孩子的哭声,老师赶紧外出喂奶后又匆匆返回继续参与学习;在教室的最前一排,一位即将退休的老教师从第一天一直坚持到最后,神情是那么专注。
这次培训会场所在地的营山小学刘重浪校长说为了此次培训顺利开展,老师们忙碌几天提早做好了准备工作。学校老师为了参会老师们午餐的丰富,把自己家里养的土鸡都贡献出来了,还利用课余就赶紧帮着食堂师傅一起准备饭菜。刘校长说因为自己学校受益于“班班有个图书角项目”,希望更多学校也能和自己学校一样让孩子们爱上阅读,为此花了很大努力尽力把更多学校的校长和老师们邀请过来参与活动。他说,哪怕日后这些学校的学生因为受益于阅读,学校成绩排名领先于自己学校了,他也是开心的,真是有大爱的好校长啊。
另外,这里的老师一个个都是那么的淳朴、有爱,他们和孩子们的关系是那么融洽。孩子们中午午休时,很多孩子都来到老师的家里和老师一起看书、交流;怕孩子们口渴了,老师直接把家门钥匙给孩子,让他们下课去自己房间喝水。
同时,也很感激担当者行动的小伙伴丁同和小婷对我们的关照,一路行程安排都是那么贴心。记忆深刻那一幕:因为所入住的酒店没有电梯,我因为晕车下车后浑身无力了,瘦瘦小小的丁同硬是抢在我前面把我重重的行李箱扛上了四楼,我当场就感动得一塌糊涂。全国各地那么多知名的儿童阅读专家和名师愿意成为担当者行动的公益讲师,且不辞辛苦、不计报酬、竭尽所能服务于该机构的各项公益阅读推广活动,最主要原因应该是担当者行动创始人张同庆老师和所有工作人员的敬业和大爱精神深深感染着大家吧。
从贵州威宁回到武汉已经几天了,我却还日夜想着那里的孩子和老师们,突然想起一直坚守在贵州威宁山区支教的梁俊老师在经典咏流传带领孩子们吟唱“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苔花如米小,也随牡丹开。”的感人场景,心更是久久不能平静了,期待我们更多人能向梁俊一样尽所能给山区孩子们播撒阳光,带给那里的孩子与祖辈们不一样的童年,祝愿那里的孩子们长大后都能像牡丹一样美丽绽放。
特别鸣谢: 中国扶贫基金会加油计划 贵州省威宁县教育局 贵州省威宁县营山小学 儿童阅读推广人彭志辉老师 儿童阅读推广人张教华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