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3-23
文/担当者行动回访与评估部 姜沫君
一、项目背景
2018年6月,在爱心乡贤王清玉先生的捐助下,“班班有个图书角”项目落地洛江区河市镇四所学校50个班级。为了全面评估该地区图书角的使用情况及阅读生态,为后续阅读推广商定更合适的计划,担当者行动回访与评估部启动回访程序,于2月27日回访了河市镇中心小学和梧宅小学的30个图书角。
二、回访对象
编号 | 学校名称 | 学校规模 | 图书角数量 | 建角日期 |
5 | 河市镇中心小学 | 中心小学 | 24 | 2018.6 |
6 | 河市镇梧宅小学 | 村完小 | 6 | 2018.6 |
三、回访方式
此次实地回访方式的主要流程是:每到一所学校,我们需要1.进入各班级调查图书角使用情况;2.选取十名五年级同学进行阅读情况测试;3.与各班语文老师座谈;4.与校长座谈。
四、回访结果
关于回访的结果,我们分三部分报告。第一部分是问卷量表数据所反应的实际情况,第二部分是与校长、老师座谈的分析,第三部分是基于以上两个部分的建议。
1、量表结果
根据量表内容设置,我们将结果分为学校基础信息、图书角信息和学生阅读情况三方面内容。
【1】学校基础信息
河市中心小学规模较大,学生数逾千人。梧宅小学学生数250人左右。学校其他基础信息见下图:
注:青年教师指35岁以下教师。
【2】图书角信息
两所学校的图书角使用情况都较好,保管得当,借阅有序,同时书籍摆放有章法。学校图书馆的环境也较好,馆藏丰富。
30个图书角,全都在班级里,其中河市中心小学有四个图书角的书少于50本,其他班级图书角多有学生额外带到班级共享的图书,或者从图书馆借来的书籍。综合两所学校情况,每个图书角都有图书管理员或者低年级班级由老师管理借阅,管理手册使用情况良好。学生喜爱图书角的比例分别为97%和99%。对应于所有图书角的语文老师,过去一学期内讲过故事的有14人,推荐过书籍的有20人。但是,调查结果显示中心小学有42%的班级不曾有和阅读有关的比赛(此类信息皆问班级学生而非老师),诸如朗诵、演讲、讲故事等,梧宅小学也有一个班级如此。过去一年内,从以学校为单位进行相关活动来看,中心小学的低年段学生表示未有类似比赛,中高年段学生表示有。而梧宅小学学生的回答也没有统一答案。
【3】学生阅读情况 |
我们在每所学校随机抽取十名五年级学生做问卷。其中阅读力测试的内容取自文章《百家饭》,共6道题目,分别指向学生的推断理解能力、提取信息能力、整体感知能力(感知文本主要内容)、联结运用能力、整体感知能力(感知文本主旨)和评价鉴赏能力。满分15分,两所学校的平均分分别是13.1分和7.58分。具体分析每道题目,结果显示如下:
在问卷的第二、三部分考察了学生的自信心值、孤独感(“是否经常感觉没朋友”)、认为父母对自己的爱值、对自我阅读能力的评估、对阅读的喜爱值(最高7分)等,具体两校的结果如下图:
2、 校长、教师访谈
在交流中我们发现所有校长和老师都认可阅读的重要性,同时学校内可以做到有书读、有时间读;教师们除常规语文教学外鼓励学生自主阅读,并通过手抄报、好词好句、打卡等提高学生阅读质量。
举例来看,河市中心小学二年级段的老师每周有绘本研讨,并利用每周一节课给学生讲故事。学校自主研发校本课程,全镇学校推广。但是在访谈时,教师们的整体讨论氛围不甚浓厚。梧宅小学的校长很有方法让学生自愿带书和同学共享,该校的个别教师对绘本有所研究,还跟我们讲述学生发现绘本细节的故事。但多数老师对图书角建设的意义还不甚了解,几位老师表示如今的图书角的书学生们大多都已看完,希望可以有更多的图书填补到图书角。这在某种程度上体现出老师们重视了“量”忽视了“质”。同时,我们发现对儿童文学有研究的老师较少,但如果一个老师本身不了解儿童文学,他又该如何引导学生阅读呢?
3、建议
针对两所学校的回访结果,我们提出以下四点建议:
【1】继续保证学生的自主借阅时间;
【2】鼓励老师们积极参与阅读课程建设;
【3】提高老师们对儿童文学或者教师专业书籍研读的能力;
【4】“以上带下”,通过中心校带动全镇学校阅读氛围的升起。
期待河市镇的阅读建设之路越走越远!
公益致敬:
洛江区政协办公室
洛江区教育局
洛江区教师进修学校
北京科耐迪商贸有限公司 王清玉先生
潘春晓女士
陈婷真女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