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12-16
项目学校:贵州省毕节市黔西县、赫章县11所学校 建设规模:78个图书角 善款来源:民建贵州省委直属九支部 建设日期:2019年11月25-26日 建设成员:民建贵州省委直属九支部志愿者:熊自立、张义、吕晓玲、袁建平;民建贵州省委志愿者:曾溦、文国勇;黔西志愿者:丁垂年、欧罗、陈松;五里乡教管中心闫勇昌老师等;担当者行动全职人员官文宾、丁同、张镍、曾繁尹、罗诗灿 不应当只记得 你是爸爸妈妈的孩子, 还应当知道, 人人都有自己的爸爸妈妈—— 这世界很大很大, 有许多许多人, 共同生活在一个太阳下。 你不但要记得别人的给予, 更要知道该怎样回报大家。 ——金波《不应当只记得》
民建贵州省委直属九支部•让阅读助力乡村孩子梦想起飞
家乡人的暖意
11个孩子的学校
别开生面的捐赠仪式
以上的故事,都缘起本次公益之行。
捐赠方代表一行提早一天便来到了黔西,为第二天的捐赠活动做准备。11月26日,项目启动仪式在黔西县五里乡五里小学举行。黔西人大常委副主任、民建黔西县工委主委林琴、民建贵州省委调研处副处长曾溦、捐赠方代表民建省委委员、省委直属九支部主委熊自立、黔西县教育科技局主任周朝钰、黔西五里乡党委副书记田佳秋、项目执行方担当者行动总干事官文宾出席仪式并讲话。林琴和曾溦在讲话中简要介绍了民建贵州省委在黔西和五里乡精准帮扶的情况,表示民建组织今后将继续助力当地与乡村振兴有机衔接,鼓励孩子们为建设家乡努力读书成才。周朝钰、田佳秋在讲话中代表当地教育局、乡镇府真诚地表达了感谢,愿未来与捐赠方伙伴一起,让孩子们享有更好的教育。
熊自立大哥化身为“熊伯伯”,以亲切的形象和诙谐的语言,向孩子们讲述了自身奋斗的故事,“熊伯伯小时候,也生活在乡村里,还要扛着锄头下地割猪草,我当年最相信的一句话就是‘知识改变命运’,后来我去大学里读书,现在创办了自己的企业,也是因为从小爱读书。我认识的一个很优秀的大哥哥,他曾经也在乡村里,接受到爱心人的捐助,后来事业有成,也回到家乡去帮助需要帮助的人。孩子们,希望你们今后,也能够成为传递爱心的人。”
从孩子们亮亮的眼神里,我们感受到,这样一位企业家叔叔,用他特别的方式带给孩子的激励与憧憬。接着“熊伯伯”讲到他曾经打算在五里乡开展养猪产业精准扶贫的故事,担当者行动总干事官文宾问孩子们:“你们喜欢吃猪肉吗?”“喜欢!”“那我告诉你们一件更好的事儿!吃猪肉能够香一会儿,这件事却能香很久!那就是读书!在书里,你们可以与伟大的人对话。你们说是吗?”“是!”孩子们响亮的回答声中还伴随着欢笑声,以及萦绕其间的书香的味道。
捐赠仪式结束后,我们与孩子们一起往教室走去,跟身旁的孩子聊起来,发现四年级的孩子读了不少书。原来,五里乡已经在开展“1+1”阅读工程等,在阅读推广方面做了不少系统化的工作。
故事的力量
捐赠仪式结束后,在捐赠方志愿者以及老师们的通力合作下,将五里小学12个班级的图书编号、贴标、部分造册,并集中了班主任以及各班级学生管理员,由担当者行动工作人员丁同、张镍为大家进行图书角管理、阅读指导方面的讲解与培训。培训中,以绘本《跑跑镇》为热场,进行了孩子组与大人组PK,随着绘本的翻页,孩子们的想象力渐渐打开,频频抢答,最终获胜,培训现场成为了充满欢声笑语的游戏场,志愿者叔叔阿姨们也重拾了童真年代的乐趣。
下午,我们一行来到茶林小学,这所学校只有幼儿班2个班级、小学3个班级。经过上午的建设,志愿者和当地老师已经很娴熟,指导着孩子们,很快就整理好了图书,这样便有了更多时间进教室与孩子们面对面开展“真人图书馆”。
大家各自准备了一个故事,吕姐很紧张地说:“这故事我讲不来呀。”在大家的鼓励下,她最终给孩子们讲了《大卫不可以》的故事,每每看到大卫光头调皮的形象,孩子们都很兴奋。
“熊伯伯”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以劝学主题把几首诗串联起来,给孩子们讲了读书的几重境界。文宾给孩子们讲了《吹牛大王的故事》,仅仅是读出书里的文字,孩子们就捧腹大笑不已。这里还有个很特别的志愿者——二年级的张渝宁小朋友,站在台上的她,就像小老师的模样,给其他小朋友讲了《小鸟和玫瑰》的故事。这一天,整理图书、登记造册时,渝宁安静地做着事,讲起故事来,却好像有讲不完的话,这就是被故事喂养长大的孩子吧。
久别后的重逢
此行我的同事,也是黔西老乡的张镍,回到自己生长了25年的家乡建设图书角,心情五味杂陈,激动不已,曾经的小男孩已经长成了如今的男子汉——
“军民希望小学,始建于2002年,位于黔西县五里乡荒田村五组,与西部大开发的第一站‘洪家渡水电站’仅一山之隔,位于山顶之上,距离县城26公里,之所以记得这么清楚,是因为我是这个小学的第一个一年级的学生,学校里的一草一木,都与我曾相处过六年时间,曾经汲取着这片土地的水分和空气一起长大。
我还看到了那棵自己二年级时候种的柳树,十几年过去,那时候有些奄奄一息的它,现在已经很高大了,很激动的跟它拍了一张合照,这棵小我几岁的柳树,正向我展示着它的挺拔。
学校对比当年来说,已经有了很多不一样的地方,多了几栋建筑,多了几个新面孔;一样的也很多,那条50米的细沙跑道,小学三年级到五年级的数学老师,自然(科学)课老师,依旧那么亲切。老师熟悉的口音和对话让人感慨万千,他依旧是我的老师,我依旧是他的学生;哪怕时间总是会让人遗忘,却依旧改变不了那份情谊,哪怕数十年过去,我的老师们还在辛勤的耕耘着自己的教育田园,栽花育木,数十年如当初我坐在讲台下那样传授知识。
阅读培训结束之后,学校的老师们跟我们一起有说有笑的走出了教室,在学校工作了三年多的陈娟老师对我们的图书和阅读理念十分的认同,不停的向我们咨询之前介绍的那些书是不是在图书角里都有,怎么用起来等问题,并说自己很想给孩子们讲故事、讲绘本,可是价格高昂的图书让她只能心有余而力不足。
如今,在民建贵州省委直属九支部和担当者行动的支持下,我的母校即将有一批新鲜的、有趣的、高品质的图书可以阅读,老师们十分高兴,终于有适合他们的图书了。愿我的学弟学妹们,愿他们可以在阅读的过程中找到自己生命存在的价值和方向,将来回馈这个社会。”
后记
小小的孩子们,也有惊人的力量。好些学校的书架都是孩子们一起去搬运、组装的,三年级的孩子也能看懂组装图,动手能力也让人惊讶。
图书角建设完成后,闫老师拿起图书角里的书,投入地看了许久。爱书之人,看到这么多好书,爱不释手。
从黔西回到贵阳后,给孩子们讲故事的吕姐发来消息:“我想买一套幼儿园和一年级的图书,送给企业员工的孩子们。”
志愿者欧罗说:“以前读大学的时候没有参加过公益活动,参加了这两次公益活动后,让我觉得做公益很有意思。为了参加这次活动,我是周六加班才调出来的时间,一开始还觉得不怎么值得,但现在不觉得了,因为它真的很有意义。等以后我赚到钱了,也一起来建图书角,从自己身边开始,给孩子们送好看的图书。”
铁盔小学校长发来了这样一张图片,并留言:阅读的快乐。是呀,隔着屏幕的我们,也感受到了这份投入与快乐。
阅读的快乐
一个更好的消息:该项目由民建贵州省委直属九支部牵头,后续计划覆盖黔西县所有乡村小学,借助担当者行动在儿童阅读领域的专业运营经验,让贵州偏远贫困山区的小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和学习习惯,帮助他们放飞梦想,助力乡村教育和文化振兴。
在未来,将有更多的图书角在贵州落地!亲爱的孩子们啊,希望你们喜欢这些书,这些书里,有欢喜或悲伤的故事,有勇敢或胆小的人物,有大英雄也有平凡人,愿这些被你们阅读过的文字,为你们铺就一条往远方的路,带你们去看这个大大的世界,给你们敢于拥抱这个世界的爱与成长的力量。
善款使用明细
黔西县教育科技局 五里乡教管中心 实地建设志愿者: 民建贵州省委志愿者:曾溦、文国勇 民建贵州省委直属九支部志愿者:熊自立、张义、吕晓玲、袁建平、张渝宁小朋友 黔西志愿者:丁垂年、欧罗、陈松 五里乡教管中心:闫勇昌老师等 扫描下方二维码加入“益企爱"计划 或是成为我们的月捐伙伴 为更多乡村儿童的高品质阅读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