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10-29
缘分
词曲:五月
演唱:五月
就算前世没有过约定·
今生我们都曾痴痴等
茫茫人海走到一起算不算缘分
何不把往事看淡在风尘
只为相遇那一个眼神
彼此敞开那一扇心门
风雨走过千山万水依然那样真
只因有你陪我这一程
多少旅途多少牵挂的人
多少爱会感动这一生
只有相爱相知相依相偎的两个人
才能相伴走过风雨旅程
多少故事多少想念的人
多少情会牵绊这一生
只有相爱相知相依相偎的两个人
才能搀扶走过这一生
只为相遇那一个眼神
彼此敞开那一扇心门
风雨走过千山万水依然那样真
只因有你陪我这一程
多少旅途多少牵挂的人
多少爱会感动这一生
只有相爱相知相依相偎的两个人
…………
用五月的《缘分》这首歌开启我的慈利之旅。
都说人跟人之间就是神奇的缘分,不管天南地北,有缘人都会有相见的那一天。得知湖南慈利有一位阅读实践扎根很深的校长与美琴电话交流的很欢,会让美琴挂完电话之后就开始询问办公室所有成员——你99公益筹集的资金有定向捐赠吗?你的那笔钱花了没有?办公室的资金不够,目标又锁定在公益分享嘉宾身上,最后把陈春华校长、晓月老师、王钢老师、路文静老师、陈佳老师、胡学娟老师、陈志鸿、老马、丁同、全职伙伴的全部资金筹集起来,14个班级的图书角很快得以发货、建设、落地。
回到湖南,就像回家般的轻松和欢喜,从机场出来踏上这块土地开始,这种莫名的亲切感油然而生。早晨10点半在长沙火车站下车,看到久违的标志性建筑,行走在熟悉的走道上,留意着店铺的改变,心里无不感慨时间流逝,青春的美好到现在却只能慢慢来回味……四个半小时的火车到达慈利站,蒋校长和年轻、热情还文艺的杨老师已经在站点等待已久,突如其来的一束花送到我的面前,这是我在担当者行动五年来第一次如此“浪漫”地被接待,真是受宠若惊哈(好遗憾当时下着绵绵细雨,没来得及拍下照片,后来又被没记性的我遗忘在校长的车上)。心里也在想着如此有品位和贴心的校长肯定不凡。
来到学校已经是晚上7:00,湖南的雨天已经变成了黑夜,在我跟校长在办公室签捐赠协议的片刻,全校的老师已经等候在2年级120班的教室里面。虽然天气温度很低,却没有半点影响到教室的热情,从观看担当者行动官方宣传片时就看到老师眼里放着的光芒,热泪盈眶的感动,他们对孩子的那种呵护,那种关爱无不绽放着“母爱”的气息。即使对童书了解甚少,绘本也是初次接触,没有深入的了解和解读过,但是他们爱孩子的心是认真的,是不容置疑的。
(李玉红老师的笔记)
培训过程中,给老师们讲到《小黑鱼》这本书,小黑鱼勇敢地游出黑暗的礁石,看到大海深处五彩缤纷的世界之后,它无法再忍受“黑暗”了,我想,我们的老师们便是如此,当看到孩子们一篇篇文章被刊登在多数杂志上时,甚至有一些片段还被程玮老师选编到《周末与米兰聊天--亲爱的我》作为读者前序,还出现在担当者行动图书角配置的图书里面的时候,相信这是对孩子莫大的鼓舞,老师们因看到这样的成绩而欢喜雀跃……
蒋校长来到这所学校仅2个多月的时间,但看到他与老师们的那种亲密、团结、融合的画面,会给我一种错觉,难以想象蒋校长来这里的两个月时间就能如此凝聚在一起,但校长做到了,这位与众不同的校长始终相信真心能够被人看见,相信一切美好的事物一定能够感染到别人。
虽然与老师们相处只有短短的一个半小时,也因运动会而错过与孩子们相处的时光,心里甚是遗憾,但是好书被送到孩子们的面前,也被他们欣喜的阅读着,这种弹指间的担当爱,就已经被赋予了深层的意义和价值……
目前慈利县仅两所学校有担当者行动的图书角,期待以后能够在这片土地上能够有更多的图书角覆盖,让更多山里的孩子因阅读而欢喜、雀跃……
最后附上慈利县通津铺小学杨冬云老师带着孩子们读书后写下的随笔:
(一)
中午,五十名学生都进入酣睡,均匀的呼吸汇聚成微风的声音。我从图书角上抽出绘本故事书——<<安的种子>>。
封页灰黄的底色、红红的字、星星点点的雪花,开始引领我进入某种氛围——我不知道,一时说不清。那个专注的盯着手中种子的男孩,圆圆的胖嘟嘟的脸蛋,翘起的小鼻尖,肉乎乎的小手,那么熟悉!像谁呢?好像在哪儿见过。把书放在膝上,合上眼,我要搜寻一下。
头脑中瞬间跳出一幅画面:漆黑的夜。寒风呼呼地响。"咔嚓",树枝断了。一个八九岁的女孩,睡在挂着旧蚊帐的床里,睁着眼,仔细地听着风声。""噗"有东西掉地上了。又一阵风,"噗噗噗"接二连三掉落几个。核桃树顶尖儿上的核桃掉下来了!谁也摘不到,在那么高那么细的枝尖上。从秋望到冬,一共有十几个。只有等它们黑了外皮,像枞果一样干的时候,大风吹,它们会掉下来,落在泥田里,草丛里。得趁夜捡了它们。天一亮,邻居家的英姐姐,三伯家的兵头、华宝都会去找的。女孩轻手轻脚下了床,摸到床边桌子上的电筒,悄悄出了门。她不敢摁亮电简,怕电池不够用。来到核桃树下,她才亮起光,弯着腰,像梳理头发似的仔细捋过每一丛草。一个……两个……,找到了八个。女孩把它们分别装在衣袋、裤兜里,又蹑手蹑脚地回到床上。现在可舍不得吃!她想过好多次。如果把树上的核桃摘下来,要给爸爸两个。爸爸在二十多里外的乡镇教书,每周回来都给她带一颗或两颗糖果。要给妈妈两个,妈妈答应给她买一条她盯着看了好久的围巾。哥哥姐姐一人一个。还要给老师两个,老师总夸她会读书。还有同学敏敏、红梅……哎呀,不够不够!那就一人一个吧,还是不够,想给的人好多呢!现在只有八个核桃,自己家六个人是一定要给的,老师是一定要给的,多一个,就给自己吧,藏起来,没什么好吃的零食了,再拿出来吃。女孩藏了一个核桃,然后甜甜地入睡了。
……
这封面上的孩子就是童年时的自己,哥哥,小伙伴们呀!喔,这本书要带着我穿越时光,回到纯真、美好的童年时代!
打开第一页,我缓慢地读句子,一点一点地欣赏图画,如品香茗。简单的文字,简洁的画面逐渐丰满,生动起来,像儿童电影一样呈现出五彩斑澜的色彩和动感。而故事蕴涵的人生哲理如鼓点一样,敲击着我久已平静的心!当我合上书本,暖暖的细流浸入心底。我知道,这是感动!
我感觉,我要把这故事好好地讲给孩子们听,让他们像安一样克服浮躁,在准备中等待;我要把这本书推介给家长们,让他们从中领悟培养孩子的方法;也要把这本书介绍给我的亲友们……
这可真是花的种子!
(二)
图书角上,绘本只剩<<园丁>>。为什么呢?不好看么?我拿下来,安静阅读。
和囫囵吞枣的孩子们一样,不用五分钟,我读完全本书。不同的是,女孩如花儿一样美丽纯洁的心灵深深震撼了我!翻开借书页,只有四名学生借阅过。我决定利用朝读的时间,和孩子们再次分享这本书。
像上阅读课一样,我不停地问:"你看到了什么?想到什么?"当读到"我喜欢他们叫我跟姥姥一样的名字"时,有的孩子笑了。这可真是趣闻,有谁愿意把自己的名字改成姥姥的名字呢?等了一会儿,沸腾的教室安静下来,我问道:"为什么呢?"有的说姥姥很善良,人很好;有的说姥姥很疼爱女孩;还有的说姥姥在那一带很有名气,大家都喜欢她……学生的词汇、语句像打开的水笼头,哗啦啦欢快地流淌。我看到了绘本故事的力量!当读到小女孩只身去陌生的地方投靠从未谋面的吉姆舅舅时,孩子们的表情有些凝重起来。我问:"女孩为什么要离开至亲的家人去陌生的地方?""家里穷呗!"讲台边的小桐应声答道。"是呀!穷到什么程度才会让父母忍痛把孩子送出去寄养?""穷得叮珰响。""穷得揭不开锅了!""家里空荡荡的,什么也没有了!""穷得老鼠都搬家了。"又是一番文辞竞放。平时没词儿写的孩子,肚子里的"货"不少嘛!
当读到小女孩的附言"吉姆舅舅总是没有笑容"时,我试着引导学生体会到舅舅的冷漠、无情,以及小女孩寄人篱下的酸楚,问孩子们"为什么吉姆舅舅总是没有笑容?"孩子们的答案五花八门,但都把吉姆舅舅当作了善良而陷入困境的人。我在内心问自己,为什么我和孩子们的答案完全迥异呢?我用自私,冷漠,无情的框架定格吉姆舅舅,是因为他的姐姐(或妹妹)如此贫困,他却没给过什么资助;外甥女长那么大了,他却从未去乡下探望,而现在总不给笑脸;他母亲随姐姐(或妹妹)在乡下吃苦也从未去尽孝。孩子们是从哪里看出他的善良的?是孩子们本身善良!人性的恶他们感受不深。吉姆舅舅收留了外甥女,给了她温饱,这难道不是善举吗?我怎么无限扩大他的恶,而对他的善视而不见呢?我的理解竟如此肤浅而片面,在我的内心深处,一点儿也不宽阔敬亮!一一别看孩子们小,他们一样可以当我们的人生老师呢。呵呵,这可真奇妙!
故事临近末尾,鲜花装扮的面包店、楼顶充满了欣喜!当我把画面投影在电子板上时,孩子们忍不住欢呼起来,鼓起掌来。似乎我们随小女孩一路走,陪她喜,陪她忧,熬过漫长的一年的等待。好像也是苦苦经营一年的爱,终于迎来乌云散尽,云开日出!
不知不觉中,黑板上画出一幅简单的图:爱心在中间,周围几朵花。原来在后来的讲述中,我完全进入了情境,随手画出的线条,组成爱心花园!
我这样结语——播撒爱,你就会被爱包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