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8-05
班班有个图书角·建设报告
>项目学校:贵州省兴义市30所学校
>建设规模:237个班级图书角
>善款来源:百华协会
>建设日期:2021年6月15日—2021年6月18日
>建设成员:担当者行动工作人员:安庆旭、李兆、张镍、朱高航
文|安庆旭
图|安庆旭、朱高航
短短不到一个月的时间,第二次抵达贵州兴义,一切都显得那么熟悉。二十多天前,来自百华协会的31名爱心志愿者从全国各地抵达这里,他们走访一所所学校,一个个班级,和孩子们分享着他们的故事,倾听乡村教育工作者们的心声。记得那天座谈会时,百华人们真诚地和在场老师说:“要说感谢的是我们啊,感谢你们为国家的生物医药行业培养出那么多的栋梁之才。”很多老师感动于这生命与生命的对话,百华协会在黔西南州这片土地上的阅读助学活动也由此正式开启。
6月14日,我和机构的三位伙伴再次来到兴义,和当地孩子们和老师们进行交流分享。端午节一大早,我们便到教育局找段老师排行程,因为前期有了接触,这次再见时感觉熟悉了很多,有种很亲切的感觉。一开始还在担心这么多学校,距离又那么远,我们要在四天时间里走访完成确实需要好好策划一番。最终,在段老师的安排下,整个行程方案呈现了出来,心里的一块石头也算是落地了。
和段老师交流完后,我们决定兵分两路,三个人进山,从距离兴义市70多公里的仓更镇、沧江镇、洛万乡三个乡镇开始回走,一人去距离市区三十多公里的七舍镇。因为离得太远,我们必须提前一天抵达仓更镇上住下。回到酒店把物资分好后,下午三点多我们三位伙伴便搭乘仓更中心小学杨校长的车前往仓更镇。
大自然真的很神奇,一路上我们为山河的壮丽而惊叹。从市区到仓更镇开车要一两个小时的车程,山路十八弯,平均十几米就有个弯道,杨校长跟“活地图”一样,这里很多学校他都去过,一路上他都会给我们指一指哪些学校在哪里,经过泥凼镇附近的观景台时,杨校长刻意停下车让我们欣赏一下这里的风景,真的好美。
6月15日一早,洛万乡、沧江乡学校的校长和老师就驱车到仓更镇酒店来接我们去各个学校走访,大家都很热情,到场坝小学时,老师正带着孩子们组装书柜。因为之前在兴义市的项目动员会上有介绍过未来给到孩子和老师的课程支持,原本想到学校后带着老师一步步操作,谁知李校长竟然提前把我们要现场教老师们使用的学习平台提前下载好并在摸索着怎么去操作,节省了我们很多工作。
兴义的校长和老师普遍比较年轻,在这离城区几十公里的大山深处,他们愿意坚守在这里真的很不容易,每走到一个学校,都想多停留一会儿,多跟孩子和老师做一些交流,去听他们的故事。仓更中心小学的石老师是六年级三班的班主任,一个很爱看书的人,每年都会阅读30本以上。在交流的过程中了解到,石老师会经常给孩子们分享他读书的内容和感受,有的孩子也会找石老师推荐一些书籍去阅读,阅读已经成为他们班上的一个特色。石老师说很多孩子在阅读过程中形成了独立思考能力,对很多事情会有自己的想法和观点,这是阅读带给孩子们的收获。
在泥凼中心小学我们终于见到了彭校长,他之前在中心校分管全镇的教学工作,调任到中心小学短短四个月就开始全力抓阅读工作。彭校长跟我们介绍了学校的情况和他对阅读工作的一些想法,负责学校图书的胡老师开玩笑说:“彭校长执行力超级强,天天追着我问图书室更新的进展情况。”我们也期待这些图书真的能够给孩子带来不一样的世界。
最后一天,我们去了兴义市大山小学,这是一所异地搬迁的学校,之前是个乡村小学,现在已经有十几个班级了,百华兴义阅读助学项目的动员会就是在这个学校开始的。李兆先和孩子们介绍了图书角的来源、图书角有哪些好书、以及如何做一个好的图书管理员等,我介绍了一些简单的阅读教育方法和担当者行动后续的阅读服务体系支持。结束后有个老师意味深长地说:“今天才知道,你们做这件事真的很不容易,我们也一定尽力把阅读做好。”
从大山小学出来,我们去教育局把这几天的所见所闻与段老师做了交流,段老师很真诚地对百华协会的善举表达了感谢,以及对项目表示认可,也期待着有更多的校长和老师能走出大山去看看,去通过阅读教育快速成长起来,真正成为一个“有协助能力的大人”,让更多的孩子能够享受到高品质阅读。我们也坚信这次大家一起播下的种子,一定会在未来的某一天开花结果。
善款使用明细